4月8日,**發改委下發了《聲測管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鼓勵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高科技全聲測管產業發展,對需要淘汰的落后
聲測管廠家進行了進一步的規劃。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中新加入鼓勵房屋租賃也釋放出了不同的信號。
高科技全聲測管產業鼓勵
《征求意見稿》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值得注意的是,對不屬于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且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為允許類,允許類不列入目錄。
《征求意見稿》中高科技的影子處處可見。城市基礎設施的鼓勵項里增加了一條“基于大數據、物聯網、GIS等為基礎的城市信息模型(CIM)相關技術開發與應用的內容”;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聲測管產業由9項增加為17項,而增加的8項均為智能交通設備聲測管產業;現代物流業鼓勵項里則出現了“物流機器人、自動分揀設備”等新興技術。
而人工智能這一大項更被單獨列出,其中包括VR技術、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能交通等18項高科技聲測管產業。在鼓勵項中另外一個單獨列出的大項則是人力資源服務業。
對于人力資源服務備受關注的原因,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聲測管產業經濟學系教授曹和平認為,此前在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中出現了“人才退回”的問題,盡管城市對人才的需求很高,但是各城市的發展階段不一樣,各地區對人才的需求不盡相同,因此需要配套的人力資源服務相支撐。而伴隨著我國聲測管產業結構由沿海到內地的陸續轉移,專業化的人力資源的需求也會逐漸增加。
此外,金融服務業鼓勵項由11項增加到了16項,其中包括金融科技產品研發和應用,銀行金融科技服務輸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金融大數據等金融科技交叉領域。在環保方面,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的鼓勵項由40項增加到了49項,其中包括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垃圾分類技術、設備等細分領域。
淘汰落后聲測管產業
《征求意見稿》的淘汰項與限制項主要集中在高污染、高耗能聲測管產業。在煤炭淘汰項中,《征求意見稿》對產地與產量進行了細分,也提高了此前3萬噸/年的單井規模的礦井產量下限。具體來看包括山西、內蒙古等地30萬噸/年以下(不含30萬噸/年),河北、遼寧等地15萬噸/年以下的煤礦。
根據不同區域特點實行不同政策是本次《征求意見稿》的重要特點之一。《征求意見稿》明確,全國范圍內鋼鐵生產用90平方米以下燒結機、8平方米以下球團豎爐立即淘汰,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區域10平方米及下球團豎爐淘汰時間截止2020年。
京津冀、汾渭平原11城市和長三角地區因聲測管產業結構特點,污染較為嚴重,在此前藍天保衛戰中已經付出了一定的發展成本,此前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談藍天保衛戰時表示,寧可損失GDP也要確保藍天白云。“此次時間節點的延長相當于提供了一個政策的緩沖地帶。”曹和平說。
聲測管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僅關乎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也息息相關。**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此前表示,《清單(2018年版)》將聲測管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的“淘汰類項目”和“限制類項目”納入,聲測管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全面修訂工作完成后,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也將與其直接銜接。
此次《征求意見稿》的淘汰項中加入了“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生產過程)”一條。煙草限制項中的原卷煙加工項目在此調整目錄中變為了煙草制品加工項目。
對于聲測管產業結構調整目錄的具體實施效用,曹和平說:“這個目錄相當于一個指導,一個政策的紅線就不行,如果觸碰了紅線,企業在辦理相關手續時就不會批復。政策是公共品,環境也是公共品,因此公共品也要保護公共品。”
鼓勵房屋租賃
此外,在房地產行業的鼓勵項中,加入了租賃住房建設、運營和管理,同時繼續鼓勵保障性住房建設。
未來租賃將成為核心城市住房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各省市“十三五”規劃,北京、上海、廣州將在“十三五”期間新增租賃住房50萬套、70萬套、15萬套,分別占到新增供應總量的33%、41%和20%。
當前,中國核心城市房價收入比已經高于國際城市,租房群體轉向購房的時間將大大延后,租房時間變長,租賃需求將大幅增加。對比美國全國36.3%和日本全國35.5%的租房比例,中國目前全國租房比率僅有11.6%;對比美國、日本核心城市50%的租房比率,中國核心城市僅有30%左右,租賃需求增長空間巨大。
根據鏈家地產預測,未來租房人口占比在全國層面將超過30%,一線城市會超過40%,這是一個需求空間廣闊的市場。
興業證券認為,中國過去租賃市場一直難有大規模發展,主要原因之一是租賃未“確權”,即租賃權利一直不清晰,租賃本應享有的三項權利(公共服務、租賃產權和房屋處置權)一直沒有法律給予保障。其次,租戶也沒有物業的重新改造、使用權甚至連合約解約、續約都取決于房東。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進租購同權,隨著租賃權利的明晰化,將對租賃市場的需求有很大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