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3月14日電 3月13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消費者協會發布《2018年度省主要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調査報告》。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度省11個主要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指數得分76.64分,總體屬于良好水平。本次調查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消費者協會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進行,調查圍繞消費過程的“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邀請專家對指標體系的權重進行賦值,確定指標體系評價指數。調查采用座談會、(PAD輔助)攔截調查與CATI電話訪問相結合的方式。攔截調查主要調查年齡在15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能夠清晰理解、回答問題、在所調查的城市連續居住6個月及以上的居民。電話調查受訪對象是#近一年內,對當地市場上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進行過投訴。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度省11個主要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指數得分是76.64分,總體屬于良好水平。數據顯示,11個城市的得分均介于74-79分之間,有4個城市的得分高于全省綜合得分,依次為:市78.61分、市78.14分、市78.06分、市78.03分,其中,得分#高的城市為市。余下7個城市的得分均低于全省綜合得分,依次為:市76.35分、市76.35分、市75.9分、市75.52分、市75.27分、市74.98分、市74.17分。其中,得分#低的城市為市,與得分#高的市相比,落后了4.44分。《調查報告》從四個維度提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角度的改進建議。一是從優改分析維度,建議各地及相關部門對癥下藥,優先改進供給豐富性、商品質量、信息安全、價格合理、明碼標價、維權效率、維權結果7項工作。二是從消費者教育維度,建議各級政府和部門通過內容創新、形式創新影響消費者,讓消費者能通過更方便、快捷的途徑接受消費教育。三是從政府部門執法維度,建議各級政府以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消費欺詐、惡意侵害等各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凈化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四是從滿意度工作機制維度,建議探索建立省消費者滿意度長期監測機制,動態追蹤滿意度情況,提出持續的改進策略。下一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消協將持續關注消費者滿意度提升工作,為改善和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消費維權效能、激發和釋放消費潛力繼續努力,讓消費者選的稱心、買的放心、吃的安心、用的舒心,提升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