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時許,一列裝載著“造”太陽能光伏的集裝箱專列,從北站物流基地開出,自霍爾果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開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據悉,這是今年開出的第100列中歐班列。與此同時,18位來自哈薩克斯坦6大報業、8大電視臺的記者和2位中國駐哈薩克斯坦使館的工作人員,走進中國鐵路局集團公司貨運中心,通過觀看宣傳展板和觀摩中歐班列裝車現場,深入了解中歐班列的發展歷程、線路站點、運量班次和物流基地建設等情況,一同見證了第100列始發中歐班列的開行。自2013年10月份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項重要務實合作舉措,長三角鐵路中歐班列開行方向、頻次、運量和規模不斷擴大,有力地助推了“一帶一路”建設,描繪出中歐、中亞經貿文化交流的美好藍圖。“2018年,在中國鐵路局集團公司和市政府的支持下,貨運中心累計開行中歐班列140列,近6600車‘造’太陽能光伏、液晶面板、機械設備等產品踏上了絲路經濟帶。”鐵路貨運中心副主任費康林表示,在此基礎上,今年貨運中心繼續發力,增開班列,實現一周發運6 列,截至目前發送量已達2018年全年發送量的70%。近年來,鐵路局集團公司與市政府積極合作,聯手打造市新亞歐大陸橋國際鐵路貨運通道,2014年6月26日,開通省歷史上#列鐵路國際貨運專列(—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2015年6月正式開行了中歐班列(—漢堡),自2013年11月28日以來,已先后開通了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德國漢堡、杜伊斯堡,波蘭羅茲,芬蘭赫爾辛基,烏茲比克斯坦塔什干,俄羅斯明斯克、新西伯利亞、錫利卡特納亞等9條國際班列線路,標志著鐵路與地方政府部門共同參與構筑“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6年12月12日,**打破“單程車”模式,省**迎來中歐班列(漢堡—)回程班列。目前,中歐回程班列開行步入常態,基本上每周到達1列,來自歐洲的生物醫藥、特種建材、紅酒牛奶等優質貨物平安運達,豐富了及周邊地區市場。行駛在絲路經濟帶上的中歐班列像“鋼鐵駝隊”,為市乃至省直接與中亞、歐洲達成經貿合作開辟出重要通道,實現了周邊地區與中亞、中歐沿線**貿易的高度互聯互通。“貨源組織日益豐富,也為今年中歐班列加量提供了保障。”費康林介紹,近年來,、等鐵路部門和國際內陸港發展有限公司以及相關物流企業積極搭建宣傳推介平臺,擴大貨源吸納渠道,采取“走出去”的宣傳模式,積極開辟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國內以市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對省內市、市、市的重點外貿企業推廣,省外在蘇浙滬等地區推廣;國外推介則主要集中在俄羅斯、西班牙、德國、荷蘭等**,加強向國際知名物流企業推介,促進雙邊貿易互動,廣泛爭取中亞、中歐班列進出貨源。同時,鐵路部門不斷強化班列運輸組織,提升運能,確保運輸安全、高效、優質。中歐班列的優勢,不僅在于可以承擔大宗貨物的“一站式”運輸,而且運輸成本比空運價格低1/5,效率則比水路高,僅為海運時間的1/4,為客戶提供了良好的物流體驗。經過六年的快速發展,中歐班列已經成為連通歐亞大陸橋的黃金通道,為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助力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充足的運力保障。(呂晉 記者 史睿雯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