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15日獲悉,省教育廳、省文明辦、省委政法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豐富農村青少年學生精神文化生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促進農村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據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許多農村地區青少年學生缺少關愛,隔代養育、只管溫飽不管教育等問題突出,特別是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農村青少年學生沉浸在網絡世界的現象較為突出,一些不正確的價值觀給農村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一些農村青少年學生的精神世界出現“荒漠化”。為此,《指導意見》要求,每個鄉鎮中心學校要建好心理健康輔導室,配備心理輔導人員,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有針對性地對有不良傾向等問題的學生采取心理疏導和教育;配齊農村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定期送法進校園,提高農村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加大對有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矯正力度,預防青少年學生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強化監護人在家庭教育中的法定責任,依法依規處理不履行家庭教育義務、造成青少年學生失學輟學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監護人。 (記者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