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4月20日電(記者 秦海峰)《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藍皮書》日前在發布,藍皮書從工業、服務業、鄉村振興等七個方面指標體系,對省11個設區市的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科學的評價和比較分析,并提出了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據介紹,該優選了《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統計年鑒》、中國人民銀行、**#局、**漢辦、《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公報》等權威部門發布的100多個統計指標和#近五年的統計數據。根據現代化建設的內涵和要求,構建了工業、服務業、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對外開放、區域協調、現代市場等七個方面的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藍皮書認為,省工業在經歷了較長時期的高速增長后,正處于從高增長階段向平穩增長階段的過渡時期,工業增速放緩是經濟轉型時期的正常現象,預計未來一段時期,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速將繼續換擋調整,但仍處于合理可控增長區間,工業逐步步入“新常態”增長模式。藍皮書認為擴大規模是當前服務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一步,只有規模上去了,才有資格走**效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但是并不是把規模擴大和效益提高完全分成“兩步走”模式,而是要在同步進行時更加注重規模效益,這才是服務業現代化發展的正確方式。據了解,今年開始由中國**統計局對各個省區市的地區生產總值進行統一核算,并“叫停”對各地GDP總量、速度進行排名的做法。專家表示,此舉是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而在配套評價體系上作出的必要調整,有利于樹立高質量發展的考核指揮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