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83頭特別的小牛犢在納雍縣陸續出生。這批小牛犢的來頭不一般,它們的“出生地”雖是納雍縣,但“祖籍”卻遠在澳大利亞。這是恒大幫扶納雍援建的澳大利亞純種安格斯肉牛養殖基地產下的小牛犢,也是納雍縣“澳牛”**產犢。目前,該縣各基地迎來了“澳牛”產犢高峰,本月預計還有400余頭小牛犢出生,將為肉牛養殖基地今后發展提供充足的后備牛群,為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納雍縣樂治鎮臺沙村李家寨組養牛場工作人員介紹,“澳牛”來到納雍后,養牛場進行了科學飼喂、規范管理。要讓它們順利產下小牛犢,并不簡單。產前要不斷改進飼養模式保證粗飼料質量,產中要為母牛建立舒適的無菌分娩產圈并設專人接產,產后還要對牛犢進行健康檢查,并觀察每日生長情況。據介紹,肉牛產業的發展壯大,從多方面帶動貧困戶增收。當地將安格斯牛按照“一戶一牛”的方式確權給貧困戶。同時,各養牛場優先聘用貧困戶務工,幫助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此外,養牛還需要大量飼草料。農戶種植飼草,養牛場統一收購,助推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農戶收入。目前,恒大幫扶納雍縣肉牛產業共計立項26處,養殖場規模為15474頭,其中安格斯養殖場12518頭、西門塔爾養殖場2956頭。(李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