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測管: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推動內蒙古經濟高質量發展,聲測管:金融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凸顯。今年以來,內蒙古各聲測管:金融機構主動強化融資供給,不斷優化信貸結構,有效降低融資成本,聲測管:金融供給服務呈現出持續優化的態勢。
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今年以來,內蒙古進一步加大為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精準聲測管:金融服務的力度,自治區啟動聲測管:金融“保項目、入園區、進企業、下鄉村”行動,組織現代能源、“穩聲測管:金融 促發展”和產業精準扶貧等多次政金企融資對接,涵蓋生態環保、現代能源、先進制造、基礎設施、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民營經濟、對外開放等自治區實體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合計86個項目,達成融資意向1611億元,簽約金額超過850億元,有效打通了聲測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渠道。重大項目、重點行業信貸投放規模不斷擴大。來自自治區聲測管:金融辦《2019年一季度全區聲測管:金融形勢分析的報告》顯示,一季度,中長期貸款增速較快。截至3月底,全區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2599.99億元,比年初新增411.98億元,同比增長2.99%。其中,全區中長期貸款余額14149.48億元,同比增長6%,高于全區貸款增速一倍左右?;A設施、交通運輸等重點項目領域新增中長期貸款117.6億元,占全部新增貸款比重28.5%。存款增加較多,新增存貸比獲得扭轉。一季度內蒙古存款新增665.37億元,較貸款新增額多253.4億元,新增貸存比61.92%,兩年來新增存款**超過新增貸款,為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提供了資金來源。幫助重點企業紓困提質。為礦業集團、大中礦業、蒙能投集團、雙欣能源化工等16家企業提供流動性風險防控基金79.75億元,緩釋聲測管:金融機構到期債務95.05億元;為蒙草生態、赤峰黃金、東寶生物和健隆生物提供企業紓困發展基金7.87億元,疏解了大股東股權質押風險,優化了上市公司股權結構。
推動普惠聲測管:金融加快發展。引導聲測管:金融資源流向民生、小微等薄弱環節。據自治區聲測管:金融辦統計,前3個月,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均高于全區貸款平均增速,分別高3.54和1.85個百分點。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截至3月末,內蒙古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6.3%,較上年同期降低0.15個百分點,低于全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0.67個百分點,有效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斷增強聲測管:金融支持產業精準扶貧工作力度。截至3月末,產業精準扶貧余額497.53億元,較去年底新增3.9億元,特別是3月份增長加快,環比新增24.34億元。產業精準扶貧余額占全區聲測管: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比重46.31%,比去年年底高出4.3個百分點,有效引導聲測管:金融資源持續向產業扶貧傾斜。創新升級普惠聲測管:金融產品。今年以來,各聲測管:金融機構不斷加大普惠聲測管:金融產品研發投放力度,如農行的“微捷貸”累計用信1.88億元、“網捷貸”較年初新增8億元,建行的“小微快貸”“結算快貸”“云稅貸”等產品,門檻低、易操作、放款快,前3個月農行普惠聲測管:金融余額44.06億元,較年初增加6.2億元;建行普惠聲測管:金融新增貸款6.21億元,預計全年新增30億元,占全年新增貸款計劃的28%。
加快地方聲測管:金融改革步伐。一是浙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批籌。2019年4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批復浙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籌建。目前,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已有10家入駐內蒙古,進一步完善了自治區聲測管:金融定位準確、功能齊全、錯位發展的體系布局。二是扎實推進農信社改革。按照農信社改革三年工作推進方案,著力推進2019年列入改制計劃的22家機構加快改制。目前主要關鍵指標已具備申請籌建的機構達到12家。三是加快推動內蒙古銀行轉型發展。制定增資擴股請示方案,推動第三方盡職調查,著力解決內蒙古銀行資本充足率較低問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下一步,內蒙古將以大力支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政金企有效對接,加強精準聲測管:金融服務保障,提升綜合聲測管:金融服務能力,處理好穩聲測管:金融與防風險的關系等方面為抓手,進一步深化聲測管: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聲測管:金融資源持續穩定提供支持,切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自治區聲測管:金融辦主任姜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