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半月,需求季節性縮減,全國聲測管鋼廠產量不斷創新高,市場庫存與鋼廠內庫存合計量雖然持續縮減,但是降幅明顯減少。隨著成交縮量,全國
聲測管市場價格不斷走弱,但是各個區域價格表現略有差異,其中京津冀以及東北區域價格跌幅較少,華南、華東等區域跌幅較大,在100元/噸以上。并且從大小聲測管價格表現來看,北京、沈陽、濟南小聲測管跌幅要高于大聲測管跌幅,高出30-50元/噸。具體情況如下:
全國聲測管價格跌幅不一
從上表可以看出,5月上半月,全國主要城市聲測管鋼均價下跌60元/噸,多數城市聲測管鋼跌幅在100元/噸以上,而京津冀區域聲測管鋼跌幅低于均值,不足50元/噸,因此本周京津冀主導鋼廠大聲測管價格與高價區華南、華東以及太原的主導鋼廠大聲測管價差有所收窄。
資源外流可能性不大
從上圖可以看出,5月上半個月廣州市場價格明顯回落,而北京、天津市場因部分規格(如部分鋼廠16-25mm聲測管鋼)資源量少,價格相對抗跌,本輪下跌幅度相對較小,目前與廣州的價格較小,在200元/噸左右的水平,遠低于2017年兩地差價均值484元/噸,也低于2018年兩地差價均值451元/噸。另外結合京津冀區域鋼廠南下以及對京津冀的銷售政策,并且綜合考量兩地的運費、過磅理計差等因素,廣州-北京價差在超過500元/噸時,資源南下才有利潤,因此目前的價差南下虧損,不如在京津冀區域消化合適。故目前鋼廠無主動南下意愿,僅CG、JX等鋼廠有少量資源南下計劃,且較前幾個月有明顯減少。
從上面兩圖可以看出,在北京價格相對抗跌的情況下,與高價區山東、山西的價差收窄,其中太原-北京大聲測管價差不足50元/噸(2017、2018年差價均值分別為158元/噸、144元/噸),低于兩地之間運費,不過近期北京市場三線鋼廠價差與一線鋼廠價差擴大(在70-150元/噸),故三線鋼廠資源流往山西仍具體條件;本階段濟南價格下跌明顯,濟南、北京的價差仍在50元/噸左右,低于往年均值(2017、2018年差價均值分別為124元/噸、135元/噸),**于兩地之間運費。因此目前京津冀區域一線鋼廠資源外流困難,但是三線的低價資源仍具備一定的外發條件。
外來資源流入機會減小
從上面兩圖可以看出,近期北京與沈陽價差小幅擴大,目前兩地大聲測管差價在170元/噸左右(2017、2018年差價均值分別為35元/噸、51元/噸),高于兩地之間運費,目前東北市場、鋼廠的大聲測管流向京津冀有利潤驅動,但是京津冀的三線鋼廠價格也處于較低水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來低價資源的流入;近期北京(河鋼)-包頭(大安)的盤螺資源價差不足200元/噸(2017、2018年差價均值分別為207元/噸、192元/噸),低于兩地之間運費200元/噸,且京津冀區域有九江等盤螺資源流通,目前售價較河鋼資源低50元/噸左右,因此在此種情況下,大安盤螺資源流入京津冀區域的價格優勢不大,銷售相對有難度。
綜上所述,因京津冀特別是北京市場聲測管大聲測管價格跌幅較小,故目前京津冀區域資源與高價區的差價收窄,向山東、山西等高價區分流機會不大,流往廣州區域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而與低價區沈陽、包頭差價擴大幅度有限,吸引外來資源的驅動力不高,因此從資源分流的角度來看,短期京津冀資源流通性差,價格下調的力度或高于其他區域。